環氧自流平是通過環氧材料的流動性實現高平整度、高耐磨涂層的施工工藝,廣泛應用于工業車間、醫院、實驗室、地下車庫等場景。其施工需嚴格遵循 “分層作業、精準控制” 原則,從基面處理到底涂、中涂、面涂施工,每個環節都直接影響最終涂層質量,以下是完整工藝規范:
一、施工前核心準備:奠定環氧涂層基礎
1. 基面預處理(決定附著力的關鍵)
環氧自流平對基面要求極高,需滿足 “強、平、干、凈” 四大標準:
-
強度達標:混凝土基面抗壓強度≥C25,表面硬度(回彈儀檢測)≥20MPa;若基面起砂(手搓有砂粒脫落),需先涂刷環氧界面劑或混凝土固化劑,靜置 24 小時增強基面強度,避免后期涂層脫層。
-
平整度控制:用 2 米靠尺檢測,縫隙誤差≤3mm;誤差超 5mm 時,需用環氧砂漿預找平(配比:環氧樹脂:固化劑:石英砂 = 1:0.2:3),實干 24 小時后打磨平整,確保自流平層厚度均勻。
-
干燥度要求:基面含水率≤6%(用含水率檢測儀檢測),若含水率超標,需通風晾曬 7-10 天,或鋪設防潮膜隔絕水汽,防止涂層鼓泡。
-
油污:用專用環氧除油劑(如溶劑型除油劑)反復擦拭,再用清水沖洗晾干;
-
舊涂層 / 裂縫:舊涂層需用角磨機(配金剛砂片)打磨至露出新鮮基面,寬度>0.5mm 的裂縫需用環氧樹脂灌縫(環氧樹脂:固化劑 = 1:0.2),固化 24 小時后打磨平整。
2. 材料與工具準備
-
材料選擇:需配套使用環氧底涂、中涂、面涂(自流平專用),材料需符合《地坪涂料》(GB/T 22374-2018)標準,VOC 含量≤200g/L;根據使用場景選擇性能,如食品車間需選耐酸堿型,地下車庫需選防滑型(可添加防滑顆粒)。
-
攪拌工具:電動攪拌器(轉速≥1000 轉 / 分鐘,確保環氧與固化劑混合均勻);
-
攤鋪工具:自流平刮板(寬度 80-120cm,帶刻度,控制厚度)、消泡滾筒(帶鋼釘,直徑 15cm,消除氣泡);
-
輔助工具:激光水平儀(設定涂層總厚度)、美紋紙(貼墻面根部,高度 5-10cm,防污染)、角磨機(配砂紙片,打磨中涂)、電子秤(精準配比材料)。
3. 環境控制(保障固化質量)
-
溫度:施工環境溫度需保持在 10℃-35℃,低于 10℃需用暖風機升溫(避免直吹基面),高于 35℃需灑水降溫,防止涂層快速固化產生裂紋;
-
濕度:空氣相對濕度≤80%,雨天需關閉門窗,嚴禁在潮濕環境施工;
-
封閉性:施工區域需封閉,設置警示標識,嚴禁人員走動、粉塵進入,大面積施工需劃分 2-3 個區域分段作業,避免交叉污染。
二、分層施工流程:精準控制每道涂層
1. 環氧底涂施工(增強附著力,必做層)
-
材料配比:按底涂說明書配比(通常環氧底涂:固化劑 = 5:1),用電子秤精準稱重,倒入攪拌桶后,電動攪拌器高速攪拌 3-5 分鐘,直至無條紋、無顆粒;
-
涂刷要求:用短毛滾筒均勻涂刷在基面上,用量控制在 0.15-0.2kg/㎡,確保無漏涂、無積料;若基面多孔(如起砂處理后),需待第一遍底涂實干(25℃下 4-6 小時)后,涂刷第二遍,增強滲透效果;
-
質控標準:底涂實干后(表面無粘手),用指甲劃刻無劃痕,若出現脫皮,需鏟除重涂,確保與基面緊密結合。
2. 環氧中涂施工(增厚與找平,承上啟下)
-
材料配比:中涂材料(環氧中涂:固化劑:石英砂 = 1:0.2:4,石英砂目數 80-120 目),攪拌時先混合環氧與固化劑,再緩慢加入石英砂,攪拌 5-8 分鐘,確保砂漿均勻無結塊;
-
攤鋪與打磨:用刮板將中涂砂漿均勻攤鋪在底涂上,厚度控制在 1-2mm(根據總厚度需求調整),實干 24 小時后,用角磨機(配 120 目砂紙)打磨表面,去除凸起顆粒,吸塵器清理粉塵;
-
質控標準:中涂表面平整度誤差≤2mm(2 米靠尺檢測),無空鼓、無裂縫,若出現局部低洼,需補涂中涂砂漿找平。
3. 環氧自流平面涂施工(核心層,決定平整度與外觀)
-
材料配比:自流平面涂按說明書配比(通常環氧面涂:固化劑 = 4:1),電子秤稱重后,倒入攪拌桶,電動攪拌器低速攪拌(避免產生過多氣泡)3-5 分鐘,靜置 1-2 分鐘消除攪拌氣泡;
-
從施工區域一端開始,將面涂漿料均勻傾倒,傾倒間距 1-1.5m,利用材料流動性擴散;
-
用帶刻度的自流平刮板沿激光控制線輕輕推動,控制面涂厚度(常規 0.3-0.5mm,總涂層厚度 1.5-3mm),刮板移動速度 1m / 分鐘,避免破壞漿料流動性;
-
攤鋪后 30 分鐘內,用消泡滾筒垂直于攤鋪方向滾動,每平方米滾動 2-3 次,徹底消除表面及內部氣泡,若發現氣泡未消除,用牙簽刺破后再次滾動;
-
細節處理:墻面根部、地漏周邊用小刮板將漿料推實,確保無死角;地漏處需做出 0.5% 的排水坡度,避免積水。
三、關鍵質控要點:規避常見質量問題
-
材料配比精準性:環氧材料與固化劑必須按說明書比例配比,偏差 ±5% 會導致涂層固化不完全(表面發粘)或過脆(易開裂),需用電子秤稱重,嚴禁憑經驗估算;
-
氣泡控制:攪拌時低速攪拌(≤800 轉 / 分鐘),靜置消除氣泡;攤鋪后及時用消泡滾筒處理,若環境溫度過高(>30℃),可在面涂中添加 0.1% 的消泡劑(需提前測試兼容性);
-
厚度控制:用激光水平儀實時監測,底涂 + 中涂 + 面涂總厚度需符合設計要求(如車庫≥1.5mm,工業車間≥3mm),厚度不足會降低耐磨性,過厚易收縮開裂;
-
固化時間:每道涂層需完全實干后再進行下一道,常溫下(25℃)底涂實干 4-6 小時,中涂實干 24 小時,面涂實干 24 小時、完全固化 7 天,未固化前嚴禁上人、堆放重物。
四、后期養護與使用規范
-
初期養護(7 天內):
-
環境溫度保持 10℃-35℃,避免強風吹拂(防止表面開裂);
-
24 小時內嚴禁上人,7 天內嚴禁上荷載(如叉車、重型設備),可鋪設彩條布保護表面;
-
后期使用:
-
嚴禁直接傾倒強酸(硫酸、鹽酸)、強堿(氫氧化鈉)溶液,若灑落需 10 分鐘內用清水沖洗;
-
避免尖銳物體(如金屬工具)刮擦表面,車輛行駛時避免急剎車(防止涂層磨損);
-
日常清潔用中性清潔劑(如洗潔精)+ 軟拖把擦拭,嚴禁用鋼絲球等硬物刷洗。
五、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常見問題
|
產生原因
|
解決方法
|
涂層發粘(固化不完全)
|
1. 固化劑用量不足;2. 環境溫度過低(<10℃);3. 材料過期
|
1. 輕微發粘:通風升溫(25℃以上)7-10 天;2. 嚴重發粘:鏟除重涂,確保配比精準、溫度達標
|
表面鼓泡
|
1. 基面含水率超標;2. 底涂未干透;3. 氣泡未消除
|
1. 小鼓泡:用針扎破,注入環氧修補劑;2. 大鼓泡:鏟除鼓泡區域,處理基面(干燥、補涂底涂)后重新攤鋪
|
涂層開裂
|
1. 中涂厚度不足(<1mm);2. 總厚度過厚(>5mm);3. 環境溫度驟變
|
1. 小裂縫:用環氧樹脂灌縫;2. 大裂縫:鏟除裂縫區域,增厚中涂(≥1.5mm)后重新攤鋪面涂
|
表面不平整
|
1. 基面預處理不達標(誤差>3mm);2. 刮板推動速度過快
|
1. 偏差≤2mm:用環氧膩子修補后打磨;2. 偏差>2mm:鏟除重鋪,確保基面平整度達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