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砂漿施工方案
標準型水性聚氨酯砂漿施工方案
01
施工方案說明水性聚氨酯砂漿地坪產品是由植物油脂改性的多元醇乳液、異氰酸酯固化劑、波特蘭水泥砂漿以及色漿等四個組分構成的有機無機雜化的地面涂裝材料,它融合了聚氨酯樹脂和水泥兩種材料的優點,具有優秀的耐化學腐蝕性能、更好的抗沖擊性能、優秀的耐磨性,同時又具有水泥砂漿材料優秀的抗壓強度、硬度、耐高低溫性能、耐濕熱性能和耐久性,是一款儲運安全、使用安全的高級地坪材料。標準聚氨酯砂漿自流平設計方案為4mm-6mm,可以重載,具有優秀的流動性和表面效果。本施工方案基于水性聚氨酯砂漿的施工經驗和過往案例撰寫,并根據積累的案例不斷完善,方案供施工方和材料使用者參考,本公司保留對施工方案保留解釋權。
02
基本規定2.1 材料存儲材料應貯存在陰涼、干燥、通風、遠離火、水和熱源的場所,不得露天存放和曝曬,貯存溫度應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規定。2.2 混凝土基層的要求聚氨酯地坪系統施工前,基層應驗收合格,含水率≤8%,強度符合載荷要求。
表 1 聚氨酯地坪相關要求
適用場合 |
基層要求 |
輕載 |
抗壓強度≥20MPa;表面抗拉強度≥1.0MPa |
中載 |
抗壓強度≥25MPa;表面抗拉強度≥1.0MPa |
重載 |
抗壓強度≥30MPa;表面抗拉強度≥1.5MPa |
2.3 施工溫度、濕度水性聚氨酯砂漿地坪施工環境溫度宜為10℃~30℃ ,環境相對濕度不宜大于75%,基面溫度高于環境露點溫度3℃。2.4 施工現場應保持通風,嚴禁煙火,不得進行切割或電氣焊等操作。施工時,現場應避免灰塵、飛蟲、雜物等玷污。2.5 施工人員應采用專用機具,并保持配料及施工工具整潔。2.6 施工人員嚴格按照規定混料,嚴禁濫用任何其它外加成分。2.7 整體施工完成后,在干凈無塵且溫度均勻(空調不可對著地面局部區域直吹)的條件下養護至面層實干,方可投入使用。
03
構造設計
水性聚氨酯砂漿地坪由底涂層、面涂層構成(圖1)。
圖1水性聚氨酯砂漿地坪構造圖1—基層 2—底涂層 3—面涂層(或自流平層)
04
水性聚氨酯砂漿地坪施工流程4.1 進場、基面處理和開槽 4.1.1 封閉現場記錄現場的溫濕度,利用圍護工具保護施工現場。使用不滲漏的材料鋪設2米*2米的配料區。按照配料習慣擺放原料。
<原料現場擺放圖> 4.1.2 基層檢查并記錄記錄基層的含水率、回彈值/金屬刮刨情況、平整度。
<地面溫度和含水率> <原基礎地面的強度> 4.1.3 基層處理用大型打磨機(8~30目磨片/PCD磨片)配合角磨機對原有水泥基礎打磨平整,用銑刨機/噴砂機將地面疏松部分清除,使地面獲得必要的粗糙度并且堅硬無疏松結構。銑刨完用工業吸塵設備清理干凈地面。
<地面進行打磨處理和打磨效果圖片>
<銑刨和銑刨效果圖片> 4.1.4 地面開槽和裂縫處理收縮縫(控制縫)直接用水性聚氨酯砂漿修復;對于結構裂紋,用切割機沿裂紋處重新切割“V”型槽后,再填充修補水性聚氨酯砂漿。用無塵切割機對地面開槽,局部邊角區域用手提式小型切割機配套工業吸塵器開槽作業。切槽寬度為地坪厚度1倍以上,切槽深度為水性聚氨酯砂漿地坪厚度的2倍以上。(切割機作業、局部邊角區域用手提式小型切割機)
槽尺寸的示意圖:
伸縮縫雙線切槽的示意圖:
開槽的設置方法:(1)墻邊柱邊設備邊距離5cm開雙線槽,雙線槽距離8cm。(2)門口切平行線,加垂直短線,“梯子”形狀。(3)裂縫處切垂直于裂縫的短線,“豐”字形。(4)管道周圍切槽,參照墻邊柱邊切槽方法。(5)地漏水溝邊緣切槽地漏水溝邊緣應與聚氨酯砂漿地坪平齊,水溝放緩坡處理:打磨、吸塵用聚氨酯砂漿修出坡度;成型后的聚氨酯地面與地漏、水溝邊緣平齊。
水槽的安裝和與砂漿地坪的連接應事先咨詢水槽廠家,以水槽廠家的要求為準。 (6)平面按照80厘米*80厘米切槽,切完為方格形。水性聚氨酯砂漿固化過程中會產生收縮應力,使用時存在溫差應力, 因此在這些地方必須設置溝槽以分散因收縮及溫度變化產生的應力,以免造成邊緣翹曲等不良情況。開槽完畢用工業吸塵設備、鏟刀等工具清理地面、槽和裂縫。地面清潔標準:用白手套擦地面,手套上沒有明顯可見的塵土,槽/縫內沒有明顯灰塵。施工水性聚氨酯砂漿涂層前務必確保地面具有一定粗糙度、堅硬度、清潔度和整體平整度,有受潮或者污染過的地面應該特殊處理。超過2厘米深的縫隙,應該用水性聚氨酯砂漿加細沙預先充填至不漏料,再做底涂。打磨清理完地面,務必把門窗關閉,防止晝夜溫差導致混凝土基面出現露水。4.2 水性聚氨酯砂漿混料方法使用雙螺帶攪拌器(保證攪拌器有足夠的功率)和攪拌桶(盡量選擇鐵皮桶,以免攪拌漏料)混合水性聚氨酯砂漿的四個組分。將A 組份充分搖晃后全部倒入攪拌桶,然后加入組分D色漿(D組分倒不干凈會引起兩桶料之間有色差),將A和D攪拌均勻后,倒入B組分(注意倒干凈),攪拌10秒鐘左右,立即加入C組分粉末砂子混合物(注意不要把紙屑等倒入混料桶)。繼續攪拌2分鐘左右(冬季可延長到2.5分鐘),至混合均勻且粘度下降到最低。如果攪拌桶壁面已經有固體凝結,及時更換新的攪拌桶,確保固體渣子沒有掉落進新拌料里,防止固體渣子造成自流平表面出現凸起的缺陷。<混料攪拌><小推車送料到施工現場>4.3 水性聚氨酯砂漿打底層施工將均勻攪拌混合 ABCD 組分后立即倒在要施工的混凝土基面上,用鏝刀(參考3mm齒刀)攤鋪。材料用量為 2.0-2.5kg/ ㎡。間隔10-20分鐘,涂層出現氣孔,穿釘鞋用平刀收漿壓實,封閉底面氣孔;防止溢出的空氣上升穿過打底層,產生明顯的貫穿孔(貫穿孔是跟混凝土基面相通的孔,貫穿孔必須封閉,否則貫穿孔的氣體會溢出面層,在面層再次形成貫穿孔。)<底涂施工中><底涂完工照片><底涂被釘鞋刺穿,導致的面層貫穿孔>4.4 水性聚氨酯砂漿面層施工底涂養護至輕微表干即可施工面層,具體干燥時間需依據現場實際情況,夏季8小時后即可施工,水性聚氨酯砂漿兩層之間施工間隔時長不能超過48小時,否則會引起層間附著力下降。如果氣溫低強度上升慢,應穿平底鞋施工面層,不得穿釘鞋施工面層,以免扎穿打底層形成新的貫穿孔。上面涂之前應確保門窗封閉,以免有灰塵和動物進入污染未干的面層。面涂施工時,將攪拌均勻的水性聚氨酯砂漿漿料立即倒在已經底涂封閉好的基面上,使用帶5mm的耙刀和饅刀攤平,配合3㎜齒刀修整邊角,并用平刀抹平齒耙印記,注意不能積料;立即用消泡輥筒滾壓漿料,操作消泡輥筒時,劃過前面攤鋪的漿料不超過10cm。已經施工于地面超過5分鐘的漿料區域,不要再用消泡輥筒二次消泡(施工時間超過5分鐘的區域二次消泡會引起消泡點痕,影響美觀)面層材料用量為4.8-5.0kg/㎡。
<面涂施工-3MM手持齒刀找平>4.5 水性聚氨酯砂漿施工后的養護水性聚氨酯砂漿施工完畢后應在清潔無塵的環境中養護7天左右(25度),水性聚氨酯砂漿的強度隨時間持續增長。通常,養護溫度越高,水性聚氨酯砂漿強度上升越快。如果氣溫低,應該適當延長養護期。注意提前調好空調,讓空調風吹向天花板,不要直吹地面。地坪表干之前,嚴禁人員進入場地,地坪養護期內嚴禁重物對地坪損壞。表干后的養護期內,盡量避免上地坪作業,確實需要,應該鋪設塑料膜、紙板、地毯之類材料對地面進行保護,嚴禁用尖銳物件刻劃地面。